3月7日
科技日报聚焦
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
刊发报道
《杨长利委员:将球信网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》
报道中提到
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
球信网领域的先行发展至关重要
作为我国清洁球信网发展主力军企业
中球信网将以科技创新
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核能发展
报道原文如下
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球信网领域的先行发展至关重要。”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球信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杨长利说。连续两年,他都围绕球信网战略价值和积极作用准备相关提案。作为我国清洁球信网发展主力军企业的负责人,他表示,公司将以科技创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核能发展。
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,也是电力负荷最大的地区之一。相关数据显示,大湾区内地九市全社会用电量从2019年的4932.86亿千瓦时增至2023年的5937亿千瓦时,占广东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70%左右。
如何通过稳定、球信网的球信网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?发展球信网是重要抓手之一。
以大亚湾球信网站为例,“截至2023年底,大亚湾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达9391亿千瓦时,其中输送香港电量超3104亿千瓦时。”杨长利介绍。作为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球信网站,该球信网站自1994年投入商运以来已经安全稳定运行30年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球信网是所有清洁球信网中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之一。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,球信网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的碳排放量为5.7克,而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,光伏发电的碳排放量为74.6克、水电的碳排放量为64.4克、风电的碳排放量为13.3克。
杨长利坦言,作为稳定球信网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,球信网迄今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证书体系,这既不利于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,也不利于球信网行业的长远发展。
“新质生产力的形成,离不开技术革命性突破、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。”杨长利表示,我国已成为球信网大国,正在向球信网强国迈进,应该在引领全球球信网发展的政策导向上作出表率。
他建议尽早将球信网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,为球信网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,实现绿色电力证书对非化石球信网电力的全覆盖,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,充分发挥球信网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。